2025年4月26日,实验动物教研部顺利完成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医学实验动物学》选修课的全部教学任务。该课程凭借系统的知识架构与丰富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深入探索医学实验动物学领域搭建了坚实的学习平台。

在理论教学部分课程精心设计了6次课程,共计18个学时。教学内容聚焦医学实验动物学核心领域,由浅入深展开:首先,深入剖析实验动物科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多元应用场景,以详实案例展现其如何驱动医学前沿发展;随后,带领学生开启一场跨越物种的探索之旅,通过系统梳理啮齿类、兔类等不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解析其在科研中的独特应用价值;进而聚焦实验动物的比较解剖学特征与行为学规律,借助形态结构对比与行为学观察分析,助力学生精准把握动物机体奥秘。此外,课程紧密结合科研实际需求,着重强调医学研究对实验动物质量、伦理等方面的严苛标准,系统讲解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原理与创新应用,同时对动物实验设计的伦理规范、技术要点进行深度解析。各模块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更为后续实践操作筑牢了坚实的知识根基。
实验教学环节设置4次课程,共14个学时。学生们首先实地参观了正压屏障、隔离系统设施,直观感受高标准动物实验环境的运行机制与操作规范。

实验课于实验动物中心一号楼实验室开展。在动物实验技术操作课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掌握了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等常见实验动物的操作技巧。此外,动物手术基本操作课程更具挑战性,学生通过实操大鼠输精管结扎术及卵巢摘除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技能与临床实践能力。

本学期医学实验动物学选修课的顺利完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验动物知识储备,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为他们开展动物实验提供了基础,而且锻炼了以马西祥博士、吴杰敏博士、任静博士、熊文静硕士、母丹丹硕士等年轻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
(文:任 静 马西祥;审核:周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