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有33名医学本科生选修的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医学实验动物学》选修课教学工作圆满结束。
《医学实验动物学》理论课从3月36日至4月30日,共6周分6次进行了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马西祥博士和吴杰敏博士进行了18学时的实验动物基础理论的教学。他们首先讲述了实验动物科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延伸等背景知识,让同学们了解了在动物体内进行医学探索、动物实验产生的社会问题、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安全管理、动物实验的设计、基因组学在实验动物科学中的应用等知识;随后讲授了实验动物的多样性(总论、啮齿类、家兔、犬、小型猪、猴、非人灵长类、两栖类)、实验动物的不同解剖结构(总论、实验动物解剖、九大系统、)、实验动物行为解读等;接着针对医学研究中对实验动物的需求,分别从遗传质量控制、病原微生物控制、环境控制以及营养学控制着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展示了实验动物常见疾病对动物实验的影响(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感性疾病对实验研究的干扰);最后讲授了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及造模方法和对应的相关应用知识。
5月12日至6月2日的每个周末的上午,师生们相约在实验动物中心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次课程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实验动物中心正负压屏障、隔离系统设施现场参观,由周顺长老师和马西祥老师进行了现场讲解。
第二次课为母丹丹老师和许迪老师带来的内容为小鼠和豚鼠的实验技术操作,带领同学们学习并熟练掌握小鼠与豚鼠的抓取、固定、雌雄鉴定和安乐死等基础实验操作。
第三次课罗杰老师和熊文静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大鼠和家兔的基本实验操作。
最后一次实验课为外科手术——大鼠的结扎,由周顺长老师和熊建老师讲授。
实验动物及相关技术在现代生命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实验动物学是生物学、医学、药学、动物学、遗传学和管理学等不同交叉学科融合而成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使用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生理病、理过程和药物反应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动物实验技术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生理、病理、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生理和病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生命医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生命医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紧跟实验动物学教学发展形势,实验动物教研部不仅对实验动物学选修课大纲进行了调整,增设了16课时实验课教学来满足学生的需要,经教务处批准把学分由1分提高为2分,而且强调授课细节、紧抓授课技巧。实验动物教研部将进一步借鉴先进单位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文:吴杰敏 马西祥;审核:周顺长)